分卷阅读21

钱哇,都吃上白面馒头了,同住一个院子,各家情况基本互相瞒不了。但谁都知道他们家多惨多穷,所以有羡慕的有为他们高兴的,都是善意。
  纪霜雨正收拾,二弟跑了过来,摸着他那新衣服,兴高采烈地说:“哥哥,这个布可好啦,到了夏天,把我们外面布拆下来给你做夏衫吧,拼一块儿够做一套的,我们都是一样的颜色。”
  原本他们这冬衣夏衣,都是拆来拆去的,谁的衣服要洗了,是没有替换的,只得暂时穿家人的,人均拥有1.2件衣服。纪霜雨那套法兰绒睡衣,瞬间让他们大大提高了人均拥有率。
  纪霜雨听着却是心酸了一下,难怪二弟他们选衣服的时候,都要了一样的蓝色。他从小到大,真没亲眼见过这么惨的。而且在他的世界,时空和政策不一样,家里压根没有亲兄弟姐妹。
  这些天照顾小孩下来,难是真难。
  他白天打工,晚上回来其实恨不得看不见他们——抚养都是出于不忍,内心还是想一醒来就穿越回去,觉得如果是一场梦就好了啊。
  现在看到他们因为一件衣服,就兴奋又惴惴不安,笑成这样,让纪霜雨的“梦境”又清晰了不少。
  之前有意无意忽视的事也浮现了起来,二弟不只是个“二弟”,还有自己的大名,他叫纪雷宗,隐身娃三妹叫纪霏霏。四妹露露和五弟雹子因为太小,父母去世时还只给他们起了小名。
  “没事,雷子弟弟,到了夏天,你们还会有新衣服的。”纪霜雨摸了下纪雷宗的头,说道。
  物理大神还是请继续保佑他穿回去,但是在那之前,他愿意给这些小孩多攒点钱。
  现在嘛,纪霜雨出门准备去上班了。
  走到门口,纪霜雨就发现门栓上插着张纸片,捻起来一看,是张印刷精致简洁的名片,正中便是一行字:昆仑书局 周斯音。
  咦,他听过这名字啊,还去昆仑图书馆看过资料。
  原来那人就是昆仑书局的周斯音?
  想起传闻中这位周先生的性格和今天见到的……细节有点出入哦,纪霜雨笑了一声,随手把名片收了起来。
  .
  .
  “上班咯,赚徐新月的钱咯。”纪霜雨一路进了戏房,正撞上徐新月本人。
  “过来!快过来!”徐新月抓着纪霜雨,气呼呼地道,“布景,还能怎么写意,给我继续改!”
  纪霜雨稀里糊涂:“干嘛呢徐总?”
  徐新月气呼呼地道:“我今日去梨园公益会,商量这年底搭桌戏的事,看在哪个戏园演,叫哪些人演,结果……”
  梨园公益会,就是这时候的行业公会。到了年底,一般都会组织大家搞点义演,赈济那些贫苦的同行,这种就叫搭桌戏了。
  一想起会上的情形,徐新月还有些生气。
  有几只酸鸡,见他这几日票房火爆,三日票卖完,又开了今日的票,眼见能多演几日,戏园买卖随之起死回生,还被好几个很有盛名的剧评家、票友捧了,不知道多眼红。
  他们酸溜溜地说了几句,话里话外,这个什么写意风,是不如西洋写实画风的,观众都是一时被报纸煽动(还指不定是花钱找人写的评打广告)。
  而且属于退步,回归旧派,腐朽,让徐新月别被不知道哪来的布景师骗了,速速回归正道。
  这种言论,在《灵官庙》刚上的时候就有,现在反对声变大,还不是因为《灵官庙》票房高涨,影响越来越大,甚至已经有戏班想效仿。
  引发的关注多了,各种眼神也多了。当着徐新月的面,也指责起来。
  “这样啊。”纪霜雨听完,不是特别激动。
  其实很好理解,有的人可能真是无脑追捧西洋布景,这种人哪里都不少。
  但还有的人,恐怕是心里明白,但不能眼看《灵官庙》当红,否则便是放着自己那些西洋布景,让它们贬值。钱还没赚回来,自然要帮着吹西洋布景,标榜自家的风格。
  无论哪种,都不是新鲜事了。
  要不是应笑侬是花脸,而非血雨腥风的名旦,估计捧角家那边也吵翻天了,就跟现代粉丝为了偶像褒贬自家、对家的作品一样。
  “我看咱们这个就很好!没见到那些报纸怎么夸咱们的吗?谁说进步就一定是要用西洋画风,洋人是他爹呢?”徐新月压根没想那么多,也没很高的欣赏水平,之前甚至还有点怀疑这个布景能不呢吃香。
  现在火气上来了,就是想着不蒸馒头争口气,倒是开始一口一个写意风很好。
  “我偏要把这出戏多演几日,还要继续改,你去,把这戏改得更写意一点!”
  纪霜雨:“……”
  纪霜雨:“您消气啊,人民群众觉得好看,他们算老几。不过这个,改得更写意……”这特么要怎么改得更写意,你都不给钱,做成现在这样,已经是纪霜雨节俭了。
  不过,这是个机会。
  纪霜雨心中一动,又摆出了诱惑投资人专用的表情:“哎,其实东家的目的就是要多演几日嘛,这样,只要你给我导演的权力,咱就能往这个方向改。”
  日后,徐新月一看到这个表情,就会反射性地肉疼。
  而此时的徐新月还比较天真,他一想,不错,那些人一方面是崇洋媚外,另一方面更多还是眼红,所以说不管怎么改,只要票房爆红就成!
  “可以,就给你导!”徐新月斩钉截铁地道。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